【身边榜样】迎着困难上 长岗产业旺-平昌组工-中国共产党剑阁县委员会组织部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 > 平昌组工 > 正文
【身边榜样】迎着困难上 长岗产业旺
——记元山镇长岗村支部书记崔建平
2019-04-29 政府网 次浏览

崔建平,平昌县元山镇长岗村支部书记。脱贫攻坚中,他放弃红火的生意,回村当村干部,带领村民筑路兴水,夯实发展基础;迎着困难上,化解历史遗留问题,引进业主兴产业;精准帮扶,户户栽起“摇钱树”建有小微经济产业园……让一个发展乏力的后进村,破茧蝶变成先进村,成为巴中市“四好村”,他本人也先后被市县表彰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。

回村当村官 筑路兴水夯基础

跑运输、经营超市、办砖厂……2014年前,崔建平一直在外搞经营,生意红火,家庭年纯收入30余万元,在秦巴山区这连片特困地区,绝对算是高收入了,但一个客人的造访,让他另起了打算。来访的客人是元山镇时任的镇长,他对崔建平说:“与周围村比起来,长岗村太落后了,现急需一位能人带领村民奋进,迎头赶上来,我们想到了你。”

想到老家长岗村,崔建平太清楚其现状了:让步省重点项目双桥水库的建设,多年来没有基建投入,基础设施差邻近村好几个档次;引进的业主发展产业失败,大片良田撂荒成“烫手山芋”……“长岗村是需要加快发展了。”崔建平动了心。

崔建平把回村的打算告诉了亲朋好友,立刻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:“你脑壳是跶铁了还是进水了啊?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,回去当啥‘村官’啊!”“是不是这几年钱挣多了没地儿用,我们可以帮你花嘛!”“人往高处走,你又何必水往低处流?不要太理想主义了,要知道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!”……崔建平不为所动:长岗村是生我养我的老家,我有能力为它做点什么,又干嘛不去做呢?

崔建平回到了长岗村,当选为村主任。多年跑外,崔建平深知道路对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性,上任后把村道路建设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,2015年争取到村实施金土地道路建设项目,修建2.3公里的中塝路。这中塝路位居村中塝,既是连社路,更是产业路,对长岗村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。规划线路、调整土地、组织劳力、化解矛盾……崔建平投入了极大的热情,不想基础修到一半,施工方资金断链拉不回材料,工程停摆要“烂尾”。咋办?咋办?崔建平急得团团转。思前想后,崔建平决定把自己的钱借30万给施工方,推动走工程。“这咋行?这年代把钱借村上,猴年马月才收得回来啊。”妻子头摇得像拨浪鼓,崔建平好说歹说,才把妻子说通。

2017年,长岗村脱贫攻坚工作在片区考核中获得第一名,县政府奖励了20万元工作经费,这笔钱如何使用,在村“两委”班子里引起轩然大波:崔建平在2016年底村支部换届中当选为支部书记,他主张把这笔钱投入到村里的道路建设上去,而其他干部更希望改善下办公条件、报销积压的一些出差及其他该兑付的补贴等。“今年我们要整村推进脱贫,建设任务重,而资金又有限,好钢要用在刀刃上,只有先委屈一下大家了。”崔建平“独断专横”了一次。

脱贫攻坚中,长岗村新修道路2.3公里,硬化、加宽道路4.5公里,整治小二型水库1座、山坪塘6口;危改38户、易地搬迁23户、土地增减挂钩83户;修葺改造学校,木门木窗换成了铝合金门窗,教室宽敞明亮;维修加固了村办公室……整个村子焕然一新,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、整村脱贫基础。

接“烫手山芋” 化解矛盾旺产业

早在2012年,镇上作工作给长岗村引进了一个业主,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树型金银花种植,打造摄影基地。不想业主管理、经营不善,产业失败,村民土地流转费没有兑现、地撂荒,村民上访不断,给长岗村摆下一个历史遗留问题。

当选村主任后,崔建平准备着手解决这历史遗留问题,“好心人”劝诫他,“这就是个‘火药桶’,别去碰它,当心引爆了炸着了自己,把自己‘一个好娃儿整成了一个坏 娃儿’。”甚至有极个别村干部都说:“这是镇上引来的产业,问题该镇上担着,你这一去碰,就可能接在手上成了‘烫手山芋’,甩都甩不脱。”

“作为一名党员、一位村干部,怎么能那么不负责任踢‘皮球’呢?”崔建平决定,就是“烫手山芋”也要有担当接在手上,处理好为村民解愁、替政府分忧。

崔建平咨询法律工作者,要处理好这遗留问题首要的是走法律程序中止土地流转合同,再寻求必要的赔偿。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,崔建平组织起崔治海等150户土地流转农户向县法院提起了解除流转合同、支付所欠土地租赁费的诉讼,法院采用简明程序快审快结,支持了村民们的诉讼要求。

土地是拿回来了,可怎么利用呢?复耕种粮食吧?大笔复耕费用没有着落,单家独户种植粮食也难以带动百姓增收致富。崔建平以他径商的精明意识到,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,还得靠引进业主发展产业才能解决问题,多方招引,邻镇一业主刘锐愿意来规模发展水果产业种植葡萄等。

“什么?还要引进业主发展产业啊?前面引来的业主你当还没有上完、亏还没有吃尽啊?”村民们听说崔建平又要引进业主发展水果产业,顿时炸开了锅,纷纷表示反对。60多岁的村民陈德祥更是当面就顶了回来:嗯,种葡萄?那些年也动员种过柑橘、柚子,现在苗苗呢?

崔建平与村干部走村入户去做工作、作动员,先是院户会、坝坝会,后是村民会,总有相当部分村民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, 瞻前顾后、怕这怕那……担心时间拖久了引来的业主失去信心,性急的崔建平撂了狠话:“怕啥嘛?你们晓得我还有点家底噻,真的再失败了,我用自家的钱赔你们、用村‘两委’的业务经费赔你们!”

见崔建平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,村民不再说什么,同意了流转土地给业主发展产业。

村民倒是同意了,可老婆却不干了。崔建平回家遭到了老婆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:“你娃是不是猪油蒙了心哟?就敢作出了那样的保证,你家有多少的羊子赶不上山啊?是挖金矿的嘛?还是开钱厂的哟……”

怕引起更大“战火”,崔建平赶紧溜出门躲了开去。好在业主争气,管理好、经营善,发展的葡萄、种植的芦笋长势好,2018年就投产见效,带动了不少的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们在产业园里务工增了收。

村民们有了增收门路,可村集体经济又该怎么“破零”呢?崔建平把脑筋打在了村里刚改堤筑坝治漏、清塘扩容的那座小二型水库上,招引来业主吴贵平发展起水产养殖,年产鱼10多万斤,既让村集体经济有了不菲的收入,又壮大了村里的产业。

兴小微经济 户户栽起“摇钱树”

如何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持续增收呢?怎么让家家户户都有增收门路呢?崔建平把目光盯向了发展小微经济产业园上。

考虑到小微经济规模小、产品少,“一车不够拉、一背又背不完”,市场半径小,抗市场的风险能力差,容易“市场打喷嚏、小微经济得重病”的问题,崔建平创新地在依托村里、镇上发展的水产、葡萄、水蜜桃大产业,争取帮扶部门县医保局、元山中学等单位的支持,引导村民们集中发展小鱼塘、小果园,采取“能人带动+抱团发展”的模式,把小微经济做成大产业。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发川,承包了村里的一口山坪塘搞起水产养殖,年可产鱼万多斤,纯收入达到6万元,修起了小洋房;因病因学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崔定才,发展起2亩多的水蜜桃、红心蜜柚;近70岁的陈德兴老汉,儿子去世、媳妇改嫁,只一个孙子与他老俩口一起生活,一度生活十分困难,在崔建平的协调下,挂靠村里的葡萄产业园,发展小果园,种植了3亩多的葡萄、脆红李,2018年投产,取得不菲的收益,老人常咧嘴笑着说:“我家里栽起‘摇钱树’有了活钱,日子好过得多了。”

如今,不仅长岗村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小微经济产业园,全村488户村民都建有小微经济产业园,29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了贫,全村1607名村民都增收走上了小康路。

分享到: